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大幕开启 电力装备趁势乘风破浪
国家电网公司在海外中标首个特高压输电项目———巴西美丽山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开工;我国将向巴基斯坦出口5座“华龙一号”核反应堆……连日来,我国电力装备走出国门的利好消息纷至沓来。随着“一带一路”合作的逐渐深入,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出口机遇。无论是火电、核电装、水电装备还是输配电、新能源装备,都在海外市场收获喜人。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装备企业需在海外市场形成合力,无论是电建企业、研究院还是设备企业都应该学会“抱团”走出去,避免单打独斗和恶性竞争。
“一带一路”推动电力装备走出国门
今年以来,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是《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亦或是《中国制造2025》规划,都在从国家层面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实现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实际上,我国电力装备有成本优势,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竞争力,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推动了国内电力装备出海进程。
以核电为例,今年2月,我国和阿根廷签署协议,华龙一号核电站将落户阿根廷,这标志着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首次成功出海。4月,我国和巴基斯坦再次签署协议,将向巴基斯坦出口5座“华龙一号”核反应堆,这是目前为止我国核电规模最大的出口项目。这将带动我国核电设备制造能力、燃料供应、人员培训、技术服务等产业的出口。
水电方面,几内亚凯乐塔水电站由中国三峡集团所属中水电公司以EPC总承包模式承建,被誉为几内亚的“三峡工程”。
和凯乐塔水利枢纽工程一样,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三峡集团还成功建设了马来西亚槟城供水项目、巴基斯坦曼格拉大坝加高工程、哈萨克斯坦玛依纳水电站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带动我国水电装备设计、制造、服务走出国门。
在输配电领域,国家电网公司在海外中标首个特高压输电项目———巴西美丽山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的开工,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设备和经验走出国门,进入海外市场。我国研制的特高压变压器、开关、高抗、串补等全部关键设备,将应用于巴西大型水电送出工程项目。
走出去要不断创新商业模式
机电商会统计显示,2014年,我国电力工业海外项目签约额约300亿美元,签约总装机容量约2000万千瓦,相比2004年的20亿美元签约额,10年间增长了14倍。截至2014年底,我国电力企业出口市场已涵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亚洲、非洲、南美、欧洲及中东等国家都有众多中国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建设。我国电力“走出去”主要以火电、水电和输变电为主,风电等新能源行业尚处于走向国际市场的初期。
在“一带一路”的推动下,我国电力企业走出去不断寻求新的商业模式,海外市场呈多元化趋势。除传统的成套设备出口、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外,我国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和应用国际市场高端差异化的工程建设和运营承包模式,如BOT、BOOT、PPP、PMC等。
目前,国内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从常规贸易的单机出口到成套设备出口,从项目分包到工程总承包,从输出国内技术、管理、劳动力不断向上游拓展到融资。电力装备企业除出口产品、技术和标准外,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平台整合能力,整合融资、保险、并购,以及本地化运作。
在对外出口合作方式上,要把装备走出去与融资手段紧密结合。采用市场化方式,拓宽外汇储备使用渠道,提高出口信用保险保障水平。目前,我国企业也在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协助境外业主获得中国金融机构的融资保险支持中。一些企业更是以企业投资、并购股权等多种不同方式参与到境外项目的实际资金筹集与资本运作中。
“一带一路”推动电力装备走出国门
今年以来,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是《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亦或是《中国制造2025》规划,都在从国家层面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实现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实际上,我国电力装备有成本优势,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竞争力,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推动了国内电力装备出海进程。
以核电为例,今年2月,我国和阿根廷签署协议,华龙一号核电站将落户阿根廷,这标志着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首次成功出海。4月,我国和巴基斯坦再次签署协议,将向巴基斯坦出口5座“华龙一号”核反应堆,这是目前为止我国核电规模最大的出口项目。这将带动我国核电设备制造能力、燃料供应、人员培训、技术服务等产业的出口。
水电方面,几内亚凯乐塔水电站由中国三峡集团所属中水电公司以EPC总承包模式承建,被誉为几内亚的“三峡工程”。
和凯乐塔水利枢纽工程一样,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三峡集团还成功建设了马来西亚槟城供水项目、巴基斯坦曼格拉大坝加高工程、哈萨克斯坦玛依纳水电站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带动我国水电装备设计、制造、服务走出国门。
在输配电领域,国家电网公司在海外中标首个特高压输电项目———巴西美丽山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的开工,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设备和经验走出国门,进入海外市场。我国研制的特高压变压器、开关、高抗、串补等全部关键设备,将应用于巴西大型水电送出工程项目。
走出去要不断创新商业模式
机电商会统计显示,2014年,我国电力工业海外项目签约额约300亿美元,签约总装机容量约2000万千瓦,相比2004年的20亿美元签约额,10年间增长了14倍。截至2014年底,我国电力企业出口市场已涵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亚洲、非洲、南美、欧洲及中东等国家都有众多中国电力企业在进行电力建设。我国电力“走出去”主要以火电、水电和输变电为主,风电等新能源行业尚处于走向国际市场的初期。
在“一带一路”的推动下,我国电力企业走出去不断寻求新的商业模式,海外市场呈多元化趋势。除传统的成套设备出口、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外,我国企业也在积极探索和应用国际市场高端差异化的工程建设和运营承包模式,如BOT、BOOT、PPP、PMC等。
目前,国内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从常规贸易的单机出口到成套设备出口,从项目分包到工程总承包,从输出国内技术、管理、劳动力不断向上游拓展到融资。电力装备企业除出口产品、技术和标准外,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平台整合能力,整合融资、保险、并购,以及本地化运作。
在对外出口合作方式上,要把装备走出去与融资手段紧密结合。采用市场化方式,拓宽外汇储备使用渠道,提高出口信用保险保障水平。目前,我国企业也在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协助境外业主获得中国金融机构的融资保险支持中。一些企业更是以企业投资、并购股权等多种不同方式参与到境外项目的实际资金筹集与资本运作中。